随着新能源逐渐成为电源主体,“源随荷动”的古板电力系统生产组织模式将爆发根天性转变,数字化转型将成为电网企业决战新型电力系统时代的“杀手锏”。
日前,在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的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双双上榜。
近年来,两家电网央企均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主要战略。国家电网提出应用“大云物移智链”新手艺,加速建设能源互联网,南方电网则明确要打造“数字南网”。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历程中,数字化是提升新能源消纳、实现电网清静高效、助力负荷可控可调的战略性抓手。这也作育两大电网央企目今和以后一个时期内在数字化转型上你追我赶的态势。
决战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事情的推进,新能源未来将大规模并网,给电网带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的“双高”挑战。
工业互联网行业的研究学者体现,无论是顺应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和消纳要求,照旧支持漫衍式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交互式、移动式设施普遍接入,都需要以数字手艺为电网赋能,增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推动电网向越发智慧、越发泛在、越发友好的能源互联网升级。
2020年中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划分新增装机容量为1323万千瓦、7167万千瓦和4820万千瓦,景物新增装机近120吉瓦。其中弃风电量达166.1亿千瓦时,风电使用率为96.5%;弃光电量达52.6亿千瓦时,光伏发电使用率为98.0%。
头豹研究院剖析师陈夏琳体现,目今,新能源面临着增速远高于用电需求增添、开发结构不均、电源系统调理能力缺乏、消纳政策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十四五”时代妄想的新能源装机量高达300-400吉瓦,将对消纳形成更大压力。接受云云大规模的并网新能源,电网必需深度应用数字化手艺。
盛世景资笔魄造中国投资总监吴川体现,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储能加入电网和汽车电动化,电力系统中加入主体数目大幅增添,调理的重漂后水平越来越高,古板调理手段已经难以知足需要。实现电网的感知能力、决议能力和执行能力循环,提升电网发明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稳固清静可靠供电的最终要领。
据相识,古板电力系统接纳的生产组织模式是“源随荷动”,用一个精准可控的发电系统,去匹配一个基本可测的用电系统,并在现实运行历程中转动调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清静可靠运行。而随着新能源成为主体,将从基础上改变这一模式,无论是发电侧照旧用户侧都变得不可控。因此,古板的电网生产组织模式无法顺应新的系统,必需作出改变,而数字化就是其转型偏向。
智能电网之后的新时机
一方面是电源侧碎片化电源增多,电力辖档烷活调理电源缺乏;另一方面是负荷侧从纯粹用能方变为发用一体,这导致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系统稳固形态越发重大。面临电源和负荷的转变,身处能源行业枢纽职位的电网,不得不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得赋能。
在这样的配景下,谁先实现数字化转型,谁将占得先机。
梳剃头现,国家电网通过夯实数字化生长基础,狠抓数据管理,建设数据中心,实现焦点营业数据统一接入、搜集、存储,加速向能源互联网企业迈进。南方电网则从2019年起,投入百亿资金启动“数字南网”建设,构建面向政府、装备制造商、能源生产商、配售电商、能源增值服务商、能源终端用户等工业链加入方的种种互联互通平台。
电网数字化转型究竟意味着什么?据专家先容,就是应用云盘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手艺对古板电网举行数字化刷新,施展数据的生产要素作用,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量流、营业流,增强无邪性、开放性、交互性、经济性、共享性等,使电网越发智能、清静、可靠、高效。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化付与电网更多的新特征和新应用场景,其影响将远远凌驾手艺领域。从10年前的智能电网到现在的电网数字化转型,电网的生产模式、组织模式、电力的调理形式正爆发着快速迭代。
陈夏琳以为,相比智能电网,数字化电网不但可以通过建模实现整个电网以致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做到可视化或透明化,并且还可使用大数据,抵达管理、运用、挖掘数据的价值。
在吴川看来,电网的手艺刷新和组织刷新都是围绕可靠供电举行的,电网的数字化转型也不破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焦点区别在于,数字化能够举行‘数据+学习’的自组织,一直的优化算法和运行战略,一方面应对越来越重大的供需关系,另一方面提升效率增进减排。”
仍处于数字化转型1.0阶段
凭证南方电网宣布的《数字电网白皮书》,电网实现数字化转型后,以“电力+算力”为焦点驱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协同调理,形成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的数字化平台,有利于加大景物水火储团结优化调理,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
不过,陈夏琳指出,现在来看,电网数字化转型的薄弱环节在于网络清静。“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手艺在电网领域的应用,大宗异构终端被接入电网,使电网的网络界线模糊、数据交互多元,同时由于现有的防护系统尚未能够完全应对逐渐升级的攻击手段与清静危害,数字化电网的网络清静问题成为当下主要挑战之一。”
吴川体现,目今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总体上处于生长早期阶段。“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由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收罗、数据学习等历程,还需要响应的软硬件应用到电网中。现在,在数据的收罗数目、数据剖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较大的潜力。”
专家提醒说,电网的数字化转型,要解决好数据权益归属不清晰、数据开放共享义务不明确、数据流通机制不完善、数据质量标准不统一以及数据清静缺乏羁系等问题。